精怪水母盘踞泗洲,掳走赴京考试的时廷芳,欲与他结为夫妻。廷芳假意劝醉水母逃走,酒醒后水母怒淹泗洲城。观音菩萨怜悯百姓,先后派青龙白虎、灵官玄坛、悟空哪吒与之缠斗……
这就是京剧《泗洲城》的情节。这张活灵活现的“美猴王”孙悟空便出自清代宫廷珍藏版画册页《升平署脸谱》所绘的《泗洲城》。
《泗洲城》中孙悟空的其他几位小伙伴
谁藏 | 慈禧御赏物
《升平署脸谱》,又称《升平署扮相谱》,是清朝同治年间一名宫廷画师的作品, 是一部戏剧人物扮相写真册页画。画集中的 97 幅图片分别展现了 9 种不同戏剧演出的妆容。剧目以京剧为主,每出戏为一组,每幅绘一个角色,多为半身,上写角色姓名。每出戏的第一幅还写戏名,下有一行“穿戴脸儿俱照此样”的小字。
《升平署脸谱》 插图精美,颜色新鲜,无论是丝绸背景还是颜料都称得上是最高品质。一说此画册是供演员装扮用,但其实是供慈禧参看的,是慈禧的御赏物。
谁管 | 从南府到升平署
清代的南府,是司职宫廷演出的衙署,始于康熙年间。之后多有演变,道光七年(1827)设立升平署,自此以后,内廷演戏、奏乐事宜都由升平署管理,直至1911年。昇平署署址即在南府旧址,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1号。光绪十七年又在颐和园设行署。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升平署解散,颐和园升平署所存物品几乎尽数散失,升平署旧址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
谁看 | 美猴王大“闹”清宫
西游戏在小说《西游记》成书前即有,最早出现在元杂剧中。清康乾年间编有10本240出《升平宝筏》,基本包括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全部内容,个别地方有增删。《升平宝筏》这样的大戏,只能在皇家的三层大戏台上演出,剧本也是按这些戏台的格局来写的。三层之间有天井相通,并且地下还有一层。结合滑轮等机械,可垂物、吊人,用以表现腾云驾雾、天降法器镇妖、菩萨莲花座由地下徐徐升起等情节,令人目眩。乾隆八十大寿时,曾连演十天的《升平宝筏》。
故宫畅音阁的三层戏楼
据《德龄公主回忆录》记载,她曾陪慈禧观看了“三幕”西游戏,由大闹天宫一直演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她写道:“演得逼真而绝妙。但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些演员们居然全是太监……太后说,布景都是太监依据她的意思设计的。”这些演员来自由内监组成的“普天同庆”班,归慈禧直接管辖,可以随时演唱——这位太后对戏曲十分痴迷。
皇帝观戏宝座
谁演 | “小杨猴子”的猴脸
皇家对西游戏的喜爱,使得一些“名角”脱颖而出。其中杨月楼有“杨猴子”的绰号,他文武兼长、能唱会做尤擅猴戏获宠于慈禧跟前。“杨猴子”之后有“小杨猴子”,是杨月楼的儿子,即日后名满天下的杨小楼。杨小楼的猴脸最早承袭于张淇林,是“倒栽桃形”。后来,他把“倒栽桃形”的红桃心往上延伸到额头。眼睛部分则画上了眉毛,这一变化强调了孙悟空的武生气质。与之相应,杨小楼饰演的孙悟空,也有意识地突出其英雄性格,不再只是对猴子活泼、滑稽的形似,而从性格上下功夫了。
上面的两张猴脸,都出自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一出,左边是张淇林的猴脸,中间红色部分为倒栽桃形,右边为杨小楼的猴脸。看大圣的眼圈,还画成粉色,此时他还没有进过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而《泗洲城》里,孙悟空已是斗战胜佛,眼圈也是象征火眼金睛的金色了。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