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777359
印与信,艺术与智慧来源于生活必将回归于生活
发布时间:2021-05-18    浏览次数 :295

中国印(篆刻),连同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

明周公瑾《印说》云:“印者何?信也,印从爪何?手持信也,从节何?节表信也。”以字释意,“印”字的左半部是个“爪”字,即手,右半部“卩”古代通“节”字,就是符节,也就是凭证,合起来就是手持符节,代表诚信。

印章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过众多的别称,有些是因为用途上的差异,有些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但印围绕一个信字古今基本未变。可谓方寸之间尽显乾坤,我们就借由印走近“诚”“信”文化的博大进深。

诚信作为人类道德的命题,古已有之。在传统文化中,“诚”与“信”早期被以分立的条目进行使用,虽然二者在哲学意蕴上有细微差别,但在理论世界上可以互训互释。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和“信”的实质内涵都是指待人处事要真诚、朴实、守信,不可欺诈、虚伪。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孔子对信极其重视,在论语中信字总共出现了38次,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实词之一,孔子认为信是言和行的连接点。

老子的《道德经》里也有多处和诚信相关的名句,且都与真诚、信实有关。从哲学方法论视角而言,诚信为本是“尊道”和“贵德”智慧的本然要求。在形而上之“道”层面,其本身蕴含诚信品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处的“真”“信”是征验作为“道”表现之一的“精”的真实之意,逻辑上也意味着“真”“信”是“道”精神之体现。实际上,“道”本身就是真朴之意。在人生准则之“道”层面,诚信也必须存在。《道德经》认为,“道”落到人生层面,就成为衡量人类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人们不依照“道”之德性原则处世,“道”也鄙弃他,因为这样的人信“道”不足,也自然没有诚信可言。

在佛教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为“信愿行”,深信切愿尤被强调为念佛往生的前提和关键。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在禅宗里面有提到,佛心印心的印心佛法,就是禅宗的传承,佛心印心,佛心传心,也就是以心印心的传承。犹如母啄子啐,如印印泥,意解心开,师资相印。佛祖的心灯在师徒之间心心相印的一刻点燃,一灯燃百千灯,灯灯相耀,代代相传。

以上是由印关联到的“诚”与“信”,也足以证明诚信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抛开技艺层面,单看印本身,也是一堂智慧课,刻什么印什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如印一般“简单,通透”。不欺,不自欺!


——————————————————————————————————————————————————————————————————————


 

 崇德堂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木板水印、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0106777735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