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万物敛,求索正当时。本周,多地社区职工与居民骨干走进崇德堂博物馆,汲取传统道德智慧,为社区建设与家风涵养蓄力。

10月22日,来自常营地区社建办的工作人员以及街道的副职人员,在我馆传统道德文化展区开启进修之旅。


中华民族尊道立德的历史源远流长。展厅内陈列的匾额、印章、书法、拓片等藏品,生动展现了千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个人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这四个维度上对道德的理解与追求。

无论是石条上“厚德载物”的价值追求,还是匾额上“俭德堂”等家风展示,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深刻内涵,并启发参观者将优秀道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并融入生活与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10月24日,朝阳区芍药居三社区的居民骨干,走进崇德堂博物馆,开展“观崇德堂悟清风正气,议好家风守廉洁初心”活动。



回溯中华民族文化长卷,家风文化积淀千年,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在我馆“堂号匾”展示区,匾额上那些凝结着古代优秀家庭治家智慧的文字,如: 明德、俭德、德馨等,正可以成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文化滋养。

通过创造性发展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来推动社区现代文明建设的案例并非鲜见。今年七月,王四营地区推出的新兴领域党建品牌《共朝美好,以德聚力》,即是创造性地以“党建+德文化”为载体,创新“三德共治”党建机制,通过“学德课堂”、“润德行动”、“弘德聚力”,提升区域治理能效。
崇德堂博物馆期待更多社区职工与居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文化中汲取力量,创造美好未来。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