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2025朝阳群众好榜样”
故事宣讲汇活动
在朝阳区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举办
活动以“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为主题
深入挖掘宣传好人好事
营造崇德向善良好风尚
创意展示榜样故事
本次活动采用
宣讲、话剧、视频等形式
立体呈现榜样故事
让榜样精神直抵人心
培育文明风尚
诵读式宣讲《我身边的榜样》
四位朗诵者以旁观者视角,深情讲述16位朝阳群众好榜样的感人事迹。
沉浸式宣讲《“五宜朝阳”文明推荐官》
“草根外交官”张建娜、地铁民警尚长平,及志愿者马成朋等5位榜样以第一人称视角,分别从五宜角度出发,讲述朝阳榜样精神接力、建设朝阳的故事。
微话剧《逐光而行》
话剧讲述了榜样人物快递骑手刘壮、人民教师郑丹娜、崇德堂博物馆馆长李培义的原型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凡、成为引领社会崇德风尚的感人事迹。
本次活动还特别制作和播放了榜样宣传片《你的光 照亮朝阳》、朝阳群众好榜样时光影集《一路生花》等视频,生动展现了朝阳榜样们在朝阳区各个领域中赓续精神、勠力奋斗的拼搏身姿和时代风貌。
榜样人物发出文明倡议
十位年度榜样人物
发出文明倡议
呼吁共创美好家园
活动现场,云岩涛、王波、毕红、孔令誉、张艳会、韩俊萍、杨洁、李雪贞、张颖、赵月星荣获2025年度榜样人物奖杯及证书。
随后,他们发出“建设美好朝阳,我为文明代言”的榜样人物行动倡议,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文明礼让出行、文明餐桌、参与志愿服务、弘扬传统文化、关爱未成年人等10个方面,号召广大市民群众从自身做起,携手同行共建文明和谐美好朝阳。
“朝阳群众好榜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品牌,是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多年来,朝阳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系统工委、区级“四级”推选机制,持续培育挖掘、宣传学习、礼遇帮扶一批又一批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朝阳群众”成为核心价值观弘扬者、新时代正能量传播者、幸福路上奋斗者、城市文明建设示范者。
坚持崇德向善,助力微火聚光
今年,朝阳区将围绕“微火聚光”主题
从挖掘、宣传、激励三个方面
持续打造“朝阳群众好榜样”品牌
崇德堂博物馆也将继续
传播、弘扬、践行道德文化
助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崇德堂博物馆自创立之初,便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办馆宗旨,坚持传播、弘扬、践行道德文化,坚信唯有以道德文化为基石,方能行稳致远。
在李培义馆长的领导下,我馆的基本陈列展展示体系以“道德文化”为核心价值,无论是明清道德牌匾、当代篆刻名家印章、夏商周至秦汉唐期间的古拓片、当代道德书法作品,亦或是由李馆长亲自撰写的楹联,均包含一个“德”字。
在临时展厅,崇德堂博物馆联合外部团队共同策划了《福善崇德·補山老人与一瓢先生书画邀请展》、《“载艺载德”——刘以林艺术作品展》,以不同于基本陈列区的艺术载体,展现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对于“德文化”的理解与践行。
2023年,崇德堂博物馆入选市级“北京榜样礼遇联盟成员单位”,“北京榜样礼遇证”持有人可在我馆享受多元化优待服务!
在个人创作方面,李培义馆长自2015年起,每日撰写一副含有“德”字的对联,致力填补楹联中少有直接写美德的内容空白,至今已有10年之久,风雨无阻。李馆长期望这些朗朗上口的对联书法作品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美好品德的力量!
凭借多年的道德文化践行,李馆长荣获“2023年朝阳群众好榜样”称号、第九届“首都道德模范题名奖”、北京“2024年中国好人榜”题名人物等。
在崇德堂博物馆上演的
现代榜样故事
已圆满呈现
但镌刻书写于数千件
匾额、石条、楹联上的
古代道德模范事迹
还等待着大家
来细细探索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德”文化内容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崇德堂博物馆以崇德向善、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践行、传承与教育。崇德堂主展馆分为道德文化展示区和道德文化体验区。展示区陈列古牌匾300余块,名家书法作品2000余幅,名家篆刻作品250余方;体验区可以亲自感受古法造纸、活字雕版印刷、北京木版水印、字画装裱修复、古书装帧等传统技艺。崇德堂博物馆是明德、悟德的地方,是我们大家修心养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清净之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崇德堂参观、指导。你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Copyright © 崇德堂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057号